查看原文
其他

2亿灵活就业者安全感谁来给?国家发话了!

王恩博 国是直通车 2021-05-14

直击痛点


快递小哥、网络主播、家政阿姨、网约车司机……如今灵活就业渠道越来越多,已成为我国就业“蓄水池”。然而,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不够健全,常常让这个群体的安全感无处安放。


面对这一现状,国家发话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期限延长到今年底,确定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




“真金白银”加码就业优先




先看就业大盘。进入2021年,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显效,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就业形势也保持总体稳定。


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1—3月,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7%。


疫情之下就业大盘稳健,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举措功劳不小。


据人社部透露,2020年,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4万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


今年来,有关方面大力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和技能提升,加大支持力度、放宽申领条件。一季度,全国向2.1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1.7亿元,惠及职工283万人,向26万名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4.2亿元。


不过,虽然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重点群体就业仍面临一定压力。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表示,3月份,由于节后大量外来人员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部分人员仍处于寻找工作期,外来农业户籍人口(主要是进城农民工)失业率比2月份有所上升。同时,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6月份毕业季来临,青年人就业仍存在较大压力。


针对当前形势,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保持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岗、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支持。


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去年实施的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和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及发放失业补助金和临时生活补助、支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等政策延续至今年底;促进市场化就业,加大对“双创”的政策支持等措施。


这些举措“真金白银”不少:有的着眼减负、兜底,旨在稳定就业岗位;有的着力开门路、拓渠道,意在创造更多就业空间。核心都围绕着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聚力增效。




招招到位直击灵活就业痛点




灵活就业是老百姓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要想稳住就业大盘,这个重要抓手必须抓牢。


不过,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目前中国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律和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民建中央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公布的一份提案中,将其总结为四方面: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缺失;与新就业形态相关的劳动监管薄弱;劳动纠纷调解需加强。


将日历翻回今年早些时候:“六成以上外卖骑手没有社保”一度登上热搜,引起广泛讨论。相关调查还显示,由于平台用工方式特殊,往往采用众包形式,难以按照现行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标准认定双方为劳动关系,导致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人员无法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亦坦言,包括灵活就业人群在内,各种业态就业人员都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为灵活就业创造条件,让灵活就业人员获得更多安全感,已成为官方关注重点。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提到,灵活就业人员中“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


3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推进灵活就业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维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


一是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


二是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责任,探索用工企业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加大支持的机制。


三是抓紧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费罚款规定,为灵活就业创造好的环境。


事实上,相关措施近期已陆续在部分地方先行先试。


例如,青岛市人社局官员透露,青岛市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将于近期出台;广东省人社厅5月10日发文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户籍参保门槛,为异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提供便利。


在国家层面,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近期亦透露,灵活用工人员的工伤保险问题关系到广大劳动者切实利益,相关政策正在修改,预计今年年内出台。


分析认为,随着中国自上到下为灵活就业群体构建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困扰这一庞大劳动者群体的工伤风险、“青春饭焦虑”等职业痛点也将有针对性地得到逐步解决,从而令他们在工作中不仅有安全感,还有获得感、幸福感。



推荐阅读


量子科技战鼓敲响,谁在抢下“先手棋”?


“七人普”中国有了五个首次!其他人口大国又是如何“摸家底”的?


中央罕见点名“学区房” :房住不炒没有例外!



编辑:张何缘

责编:魏   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